大約11-12年前,大約是我在剛進前公司時,用買來的檸檬榨完汁後把子弄出來,種種子盆栽,本以為過個3-4年可以結果,沒想到連花都沒開過,在今天終於看到兩個花苞。
每次只要檸檬樹要快要長更高就會被岳母修短,今年算是開花了。
![]() |
檸檬樹花苞 |
![]() |
檸檬樹花苞 |
![]() |
檸檬樹花苞 |
![]() |
檸檬樹花苞 |
![]() |
檸檬樹花苞 |
今天女兒洗完澡後說有一個電腦功課,沒想到是在線上學習程式,因為不能太晚睡,所以就陪著她看了一下,那個課程有20關,說明是1小時課程,但母親大人要求他9點半完成,於是會一點點程式的爸爸就幫忙看了一下,雖然是方塊式的學習,以沒有經驗的小孩來說1小時似乎還有點少。
女兒在小1~3年級時有參加學校的機器人,課程也有一點點程式概念,但我女兒相較於其他小朋友應該沒那麼深入,所以只能說以往的經驗只有一點點幫助,20個小關卡含有迴圈、邏輯、迴圈+邏輯,因為有點難,於是給予小孩一點點建議,在20分鐘內完成順利在9點半睡覺,沒想到也有證書。
看了一下網站內容,是亞馬遜、谷歌和微軟的工程師幫助創建了這些材料,而且是免費,看介紹是大家都能學習,是個程式新手可以學習的地方,也是可以引起小孩對程式感興趣的方式。
學習網址:https://studio.code.org/courses
免費線上學習網址 studio.code.org |
線上學習證書 |
有些國外大廠的ERP(如Oracel)轉出來的資料是分開的單頭單身,如果沒有相關報表串聯,這時候用SQL是一個不錯的選擇(另一個選擇是Power Query),如果用VBA的話可能要將兩個工作表資料先放同一個檔(比較少用VBA的SQL語法),代碼寫起來也花時間,下面用SQL語法相對簡單一些。
SELECT A.單據號碼,客戶名稱,品號,品名,數量,單價
FROM [單頭$] A
LEFT OUTER JOIN
[單身$] B
ON A.單據號碼=B.單據號碼
ORDER BY 客戶名稱
今天(2022/1/20)發現忘了回顧2021年,因為12月換新公司,心思較無法注意太多地方。
2021年12月去新公司感覺就在挖礦?應該說交接的資料很不齊全,慢慢拼湊,每天早到半小時(7:30),晚一小時下班(18:00),當然回家也是有利用一些時間在公事上,以不同形式,譬如學習或查詢相關法令,企圖趕快把未完進度趕上,還有迅速熟悉公司。當然不可能毫無意義的趕資料,在趕的過程中也思考下次做怎樣比較快。
PS.個人覺得做一樣的事很無聊,所以要把時間用在有意義的地方。
當你得不到想要的,你就會得到經驗
這句話是最近看到的,不過卻是2007年時就出現的名言,最近才聽到,不過我感受到了,下面的SQL 程式碼要再擴充時(Excel中使用SQL字元太多無法運作),excel就出現錯誤訊息,N年前在前公司使用時好像有印象遇過一次,沒想到現在這麼快就遇到了,在這邊紀錄一下。
這時我想到的是Power Query的好用,不過大概要再過一陣子,表現出自己是一個重度數據使用者,這樣提出一個公司沒有出現過的office版本才有說服力(我只是想要office 2016版)。
PS.2022/1/14 我用SQL讓我的excel當掉,也因此可以從4G記憶體往上擴充記憶體。
select *,"20"& mid(請購單編號,4,2) as 年,
switch(摘要 like "%維護營運費%","ORACLE相關"
,摘要 like "%ORACLE%","ORACLE相關"
, 摘要 like "%Spam SQR%","Spam SQR相關"
,摘要 like "%UPS%","UPS不斷電"
,摘要 like "%不斷電%","UPS不斷電"
,摘要 like "%VM相關%","ERP、VM相關維護費用"
,摘要 like "%趨勢%","防毒相關"
,摘要 like "%防火%","防毒相關"
,摘要 like "%Fire%","防毒相關"
,摘要 like "%Storage%","Storage及Server相關費用"
,摘要 like "%Server%","Storage及Server相關費用"
,摘要 like "%專案%","專案型支出"
,金額<10000,"其他金額10000以下"
,True,摘要) as 項目分類
from [XX請購$]
下面的例子應該可以用在統計同一銷售客戶同一品號兩個報價以上,
以及同一品號只有一個供應商提供,也許會讓電腦不夠強的當掉。(如果用Power Query 就能解決比較複雜的狀況)
'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統計兩次紀錄以上資料
SELECT A.料號,品名,單位,倉別,庫存數
FROM [物料表$] A ,
(SELECT 料號 FROM [物料表$] GROUP BY 料號 HAVING COUNT(料號) >1) B
WHERE A.料號 =B.料號
'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統計單次
SELECT * FROM [程式清單$] A
WHERE (SELECT COUNT(程式代號) FROM [程式清單$] WHERE 程式代號=A.程式代號)=1
'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統計單次另一種方式
SELECT * FROM [程式清單$]
WHERE 程式代號 IN
(SELECT 程式代號 FROM [程式清單$] GROUP BY 程式代號 HAVING COUNT(程式代號)=1)
本週我嘗試使用 AI 來測試「蹺蹺板投資策略」。有趣的是,付費版 ChatGPT 在撰寫較複雜的策略程式碼時,表現並不如預期,反而是免費版的 Gemini 表現更為出色。不僅能快速生成可執行的程式,還能在我進行策略修正的過程中,協助將提示詞進一步結構化,讓程式更貼近我原本的投資...